宝宝出生后先接种的疫苗
宝宝出生后最先接种的疫苗是卡介苗和乙肝疫苗。
一、接种卡介苗
卡介苗的接种,可以增强人体对于结核病的抵抗力,预防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。当患有开放性肺结核的病人咳嗽和打喷嚏时,可以将结核杆菌散布到空气中,如果被没有抵抗力的人吸入体内,就会造成感染,并可能发展为肺结核。有时病菌还随着血液循环传到骨骼、肝脏、大脑、肾脏等部位,造成这些器官产生结核病。目前我国采用活性减毒疫苗为新生儿接种。接种后的孩子对初期症状的预防效果达80%-85%,可以维持十年左右的免疫力。
接种时间:出生满24小时以后,第一针;接种部位:左上臂三角肌中央;接种方式:皮内注射。
禁忌:当新生儿患有高烧、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不全、出生时伴有严重先天性疾病、低体重、严重湿疹、可疑的结核病时,不应接种疫苗。
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:
1、接种后10-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结节,小结节会逐渐变大,伴有痛痒感,4-6周变成脓包或溃烂,不要挤压和包扎。
2、溃疡经2-3月会自动愈合,有时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。
3、如果接种部位发生严重感染,请医生检查和处理。
二、接种乙型肝炎疫苗
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,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还是造成肝癌、肝硬化的主要原因。如果怀孕时母亲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病,那么孩子出生后的患病可能性达到90%,所以有必要让下一代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。目前我国采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,出生24小时后,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。
接种时间:出生满24小时以后注射第一针,满月后第二针,满6个月时第三针。接种部位在大腿前外侧。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。
禁忌: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机能障碍者,出现窒息、呼吸困难、严重黄疸、昏迷等严重病情时,不可接种。早产儿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。
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: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、疼痛;少数伴有轻度发烧、不安、食欲减退,大都在2-3天内自动消失。
家长们为的宝宝注射二类疫苗的有很多,一般家长会给宝宝注射水痘疫苗、甲肝疫苗、乙脑疫苗、流感疫苗、麻风腮三联疫苗这些适合1-2岁宝宝的免疫疫苗,去预防宝宝疾病的感染和入侵。下面小编带家长们去了解一下这些疫苗。
水痘疫苗
水痘疫苗一般注射于1岁以上没有感染过水痘的宝宝,只需接种一次。水痘病毒会通过空气、飞沫等传染。水痘疫苗包含微弱的、经过处理的活性水痘病毒,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宝宝即使感染了水痘,症状也很轻微,有的甚至不出皮疹。所以推荐每个宝宝都接种水痘疫苗,尤其是即将入园的宝宝。
甲肝疫苗
甲肝疫苗适用于甲肝感染地区或者与甲肝病人密切接触1岁以上宝宝,一般1岁接种一次,1岁半~2岁接种一次。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家长们带着宝宝到公共场所的机会也多了。因此,经常带宝宝外出进餐的家庭应该注意要给宝宝提前注射甲肝疫苗,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宝宝对甲肝病毒的抵抗作用。
乙脑疫苗
乙脑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脑,适用于8个月~10周岁的宝宝,宝宝在1岁、2岁、6岁各接种一次。一般生活在城市的宝宝感染乙脑病毒的机会不是很多,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是否出现该种流行病来决定。
流感疫苗
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,适用于半岁以上的宝宝。每年接种一次。体质虚弱,容易受到感冒侵扰的宝宝建议接种流感疫苗,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,保证宝宝健康成长。
麻风腮三联疫苗
麻风腮三联疫苗用于预防麻疹、腮腺炎、风疹,适用于一岁以上的宝宝。一般1岁半~2岁接种一次,入学前再接种一次。这种疫苗建议打,因为腮腺炎在托儿所或者幼儿园也是一种比较高发的传染病,如果宝宝早期获得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,以后就不容易受到传染。
一般二类疫苗预防的疾病传播速度非常快,因此,为了防患于未然,家长应选择适合自己宝宝的二类疫苗为宝宝预防接种。家长可根据上文对一些宝宝常用的疫苗介绍,对症下药,结合宝宝的体质和年龄为宝宝注射,让宝宝不再受病菌的侵扰。